HTML
-
在上述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编程,模拟衍射分布图样。实验照明光波长为450nm,孔径光阑半径为0.05m,紧挨光阑的透镜焦距为1m(即衍射距离为1m),像面观察屏半径为10μm。
-
现画出光瞳函数为Pn, 0.05(r)=circ(0.05-1r)×(0.05-1r)n时,n从0~10的衍射分布即点扩散函数。由图 4可以看到,n越大,衍射主瓣峰值强度越小;由图 5可以看到,n越大,衍射旁瓣峰值强度越大;衍射主瓣直径越窄。n的次数继续增加,衍射图像变化微小,分析意义不大,因此只比较前面变化较为明显n从0~3的4项,得出其变化规律即可。
-
利用MATLAB软件,模拟当光瞳函数为Pn, 0.05(r)=circ(0.05-1r)(0.05-1r)n,n为0, 1, 2, 3这4种情况下的衍射分布,对比衍射主瓣宽度(衍射分布曲线中两个第一极小值点之间的距离即为主瓣宽度)、主瓣光强、旁瓣强度,从而确定分辨率的变化规律。
图 6为n从0~3时光瞳滤波器的形式,从圆心到边缘振幅透过率呈幂函数分布。其中, n=0时为全孔径,在光瞳滤波器w内振幅透过率无衰减全部通过;n为1, 2, 3时,在光瞳滤波器w内振幅透过率随着半径增大从0逐渐增大到1。
图 7、图 8、图 9均为衍射分布。其中图 7为n从0~3时的2维衍射光斑; 图 8为n从0~3时的归一化衍射3维光强图; 图 9为n从0~3时归一化衍射光强曲线图。可以看到不同幂次的透光孔,其衍射光斑有差异。n从0依次增大到3时,衍射分布中:主瓣宽度逐渐减小;主瓣光强逐渐减小;旁瓣光强逐渐增大。
-
斯特雷尔比S描述光斑相对于艾里斑的亮度,是指中心焦点处超分辨模型情况下和艾里斑模型情况下的光强度比。将n从0~3时衍射曲线对全孔径时归一化,如图 10所示。
由图 10可知,全孔径照明理想成像归一化时所对应的主瓣峰值强度为1;1次透光孔所对应的中心主瓣峰值强度为0.4445;2次透光孔所对应的中心主瓣峰值强度为0.2450;3次透光孔所对应的中心主瓣峰值强度为0.1600。由此可以看到,幂次越高的透光孔,因为其光瞳中心处的透过率小,导致通过光瞳的透光量减少,因此衍射分布主瓣光强度越低,不利于超分辨观察。
-
最大旁瓣强度比M表示在全孔径及超分辨情况下旁瓣的峰值强度和中心主瓣峰值强度的比值。为了方便对比,现将n从0~3时衍射曲线对自身归一化,如图 11所示。
由图 11可知,全孔径照明理想成像条件下所对应旁瓣的峰值强度为0.0175;1次透光孔所对应旁瓣的峰值强度为0.0570;2次透光孔所对应旁瓣的峰值强度为0.0857;3次透光孔所对应旁瓣的峰值强度为0.1053。从图中可以看到,随着幂次的增加,旁瓣强度在逐渐增加,因此噪声也在增加,可以采取图像滤波的方式减小旁瓣的影响。
-
分辨参量G用来衡量超分辨的程度,是指焦平面上超分辨光斑两个第一极小值之间的距离与艾里斑的第一极小值之间的距离之比,即主瓣宽度之比。将图 11右半部分第一极小值点放大,如图 12所示。
Figure 12. The enlarged image of the right part of Fig. 11 for the first minimum values
由图 12可知,全孔径照明理想成像条件下所对应的主瓣宽度约为2×0.55μm;1次透光孔所对应的主瓣宽度约为2×0.47μm;2次透光孔所对应的主瓣宽度约为2×0.44μm;3次透光孔所对应的主瓣宽度约为2×0.42μm。可以看到,不同幂次的透光孔,衍射主斑宽度不同,并且光瞳函数幂次越高,衍射主瓣宽度越小。由显微系统分辨率的定义可知,分辨率的高低直接依赖于衍射光斑的主瓣尺寸,主瓣尺寸越小,分辨率越高。因此可知光瞳函数幂次越高,其光学显微镜分辨能力越强。
为了方便对比,列出数据见表 1。表格中的参量有斯特雷尔比S、最大旁瓣强度比M、分辨参量G、分辨率提高倍数[9-10]。应知道S值越大,M值越小,G值越小,分辨率提高倍数rn=0/rn=1, 2, 3(即全孔径时的主瓣宽度与超分辨情况下的主瓣宽度之比)越大,分辨率越高。
n=0 n=1 n=2 n=3 transfer function P0, 0.05(r) P1, 0.05(r) P2, 0.05(r) P3, 0.05(r) the main lobe width 2×0.55μm 2×0.47μm 2×0.44μm 2×0.42μm S 1 0.4445 0.2450 0.1600 M 0.0175 0.0570 0.0857 0.1053 G 1 0.8545 0.8000 0.7636 rn=0/rn=1, 2, 3 1 1.1702 1.2500 1.3095 Table 1. Parameters of pupil filters when n=0~3
根据图 10、图 11、图 12以及表 1可以看到,随着光瞳函数Pn, w(r)=circ(rw-1)(rw-1)n中n次数的增加,其衍射分布的主瓣宽度明显减小。优点是分辨参量在减小,因此衍射主瓣宽度在减小;比全孔径提高的倍数也在增加,这些对于提高分辨率都是有利的。然而伴随的缺点是斯特雷耳比在减小,说明主瓣强度减小,不利于观察;最大强度旁瓣比在增加,说明干扰噪声也在增加。因此如何既能提高分辨率,又有利于观察,就需要对于振幅透过率随半径呈幂函数分布的光瞳滤波器选择一个最优幂次。
-
为了更加直观地表示出随着光瞳函数Pn, w(r)=circ(rw-1)(rw-1)n中n次数的增加,系统是如何提高分辨率,可对比n从0~3时,两个相隔400nm的点像光强和其合光强的曲线图,结果如图 13所示。
由图 13可以看到,随着幂级次的增加,衍射主瓣宽度依次减小,两者的合光强中心光强逐渐降低,从而两个点像逐渐分开,进而达到超分辨的效果。文中只考虑了两个点光源,而实际中的总强度有可能是多个点光源的叠加,但是依据分辨率判断标准,仍不失为评价一个成像系统的分辨率质量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