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建忠
. 超短光脉冲的频率分辨光学开关法测量研究. 激光技术,
2008, 32(2): 194-197.
|
[2] |
郝欣
, 朱启华
, 张颖
, 王芳
, 王逍
, 赵磊
, 周凯南
, 曾小明
. 剩余啁啾对自相关法测量超短脉冲脉宽的影响. 激光技术,
2010, 34(6): 789-793.
doi: 10.3969/j.issn.1001-3806.2010.06.019
|
[3] |
李庆行
, 余振新
. 介质中超短光脉冲的自位相调制和光谱超增宽. 激光技术,
1989, 13(4): 6-12.
|
[4] |
周小红
, 王黎
, 高晓蓉
, 王泽勇
, 罗斌
. 超短光脉冲通过分布式光纤放大器的传输特性. 激光技术,
2011, 35(2): 278-281.
doi: 10.3969/j.issn.1001-3806.2011.02.037
|
[5] |
张景贵
, 李勇帆
, 赵晋琴
. 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分析超短光脉冲的传输特性. 激光技术,
2013, 37(1): 52-55.
doi: 10.7510/jgjs.issn.1001-3806.2013.01.013
|
[6] |
陈海涛
, 吴正茂
, 吴建伟
, 潘英俊
, 夏光琼
. 利用DCF, DSF和ED-NALM获得无基座超短光脉冲的设计方案. 激光技术,
2005, 29(3): 275-277.
|
[7] |
王水才
, 程昭
, 钱建生
, 蔡金星
. 45fs光脉冲的产生和测量. 激光技术,
1989, 13(5): 1-4.
|
[8] |
马法君
, 田友伟
, 何峰
, 陆培祥
. 超短脉冲激光对透明材料的破坏. 激光技术,
2005, 29(5): 507-510.
|
[9] |
杨玲珍
, 王云才
, 陈国夫
, 王屹山
, 赵卫
. 1053nm超短脉冲光纤激光的产生. 激光技术,
2007, 31(6): 610-612.
|
[10] |
姚爱民
, 王如杰
. 超短脉冲新技术的实验与展望. 激光技术,
1985, 9(1): 27-29.
|
[11] |
刘兰琴
, 朱启华
, 周凯南
, 王晓东
, 黄小军
, 彭翰生
, KUDRYASHOV A V
, ZAVALOVA V
. 高功率超短脉冲钛宝石激光系统波前测量实验. 激光技术,
2007, 31(1): 95-97.
|
[12] |
陈碧芳
, 刘天夫
. 用干涉自相关包络宽度测量超短激光脉冲啁啾. 激光技术,
2010, 34(6): 851-854.
doi: 10.3969/j.issn.1001-3806.2010.06.035
|
[13] |
邱佩华
, 赵继然
, 陈淑琴
, 王文跃
, 高福源
. 用双光子荧光方法测量超短激光脉冲宽度. 激光技术,
1979, 3(3): 1-6.
|
[14] |
易淼
, 文汝红
, 黄儿松
, 肖平平
. 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超短脉冲线性啁啾分析. 激光技术,
2016, 40(3): 405-408.
doi: 10.7510/jgjs.issn.1001-3806.2016.03.022
|
[15] |
彭润伍
, 唐立军
. 超短啁啾脉冲复宗量拉盖尔-高斯光束的传输式. 激光技术,
2010, 34(2): 189-192.
doi: 10.3969/j.issn.1001-3806.2010.02.013
|
[16] |
李纲
, 卢峰
, 朱斌
, 吴玉迟
, 谷渝秋
. 波前像差对超短飞秒激光脉冲聚焦特性的影响. 激光技术,
2020, 44(1): 14-19.
doi: 10.7510/jgjs.issn.1001-3806.2020.01.003
|
[17] |
黎小鹿
, 李俊
, 陶向阳
. 超短脉冲激光烧蚀半导体表面的热效应分析. 激光技术,
2007, 31(6): 624-626,629.
|
[18] |
庞春丽
, 苏艳
, 郑植仁
. 自锁模超短脉冲激光输出的稳定性. 激光技术,
2007, 31(3): 271-273.
|
[19] |
刘作业
, 李露
, 胡碧涛
. 离轴抛物面镜对超短激光脉冲紧聚焦特性的研究. 激光技术,
2012, 36(5): 657-661.
doi: 10.3969/j.issn.1001-3806.2012.05.021
|
[20] |
韩飞
, 闫寒
, 周海波
, 王琼娥
. 超短激光脉冲序列烧蚀镍薄膜的研究. 激光技术,
2013, 37(4): 478-482.
doi: 10.7510/jgjs.issn.1001-3806.2013.04.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