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
实验中采用的激光器是20 W光纤纳秒激光器(YMS-20F),实验平台如图 7所示。工件放置在去离子水中,激光束经反光镜反射后垂直进入高度调节装置通过厚度2 mm的石英玻璃进入水溶液,在一定距离(hw)的水溶液传输后聚焦在工件上方。工件固定在工件平台上,平台加工有凹槽以防止工件发生移动。超声振幅杆倾斜放置在水溶液当中,振幅杆的前端直径为3 mm,振幅杆距离工件的最短距离为hg,距离玻璃管得最短距离为S1。高度调节装置可以精确调节石英玻璃与工件之间的距离,同时可以避免水面波动导致激光束散射。
-
根据分析可知,激光诱导产生的空泡对加工结果影响显著。为确保工艺参数的可调性,选定激光功率为20 W,将超声振幅杆的位置固定,其中S1≈1 mm、hg≈1 mm,以及θ≈44.20°。
选用单晶硅为实验样品,通过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采用波长为10.6 μm的纳秒激光对单晶硅划切,并进行工艺优化,实验方案的参数如表 1所示。在实验完成后,首先使用奥林巴斯OLS4100光学显微镜对每个样本进行了切割宽度、切割深度和热影响区的测量。使用水射流辅助激光对测量之后的样片沿着切槽垂直方向切断,然后将横切槽截面进行冷镶嵌,镶嵌后使用砂纸和抛光粉(粒径0.25 μm)对其进行打磨抛光,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抛光后的样片,晾干后用OLS4100显微镜进行测量微裂纹长度。将测量得到的槽宽、槽深、热影响区(heat-affected zone, HAZ)大小、深宽比以及微裂纹总长度作为实验评价指标,执行极差和方差分析,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以综合指标获得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作为空化气泡影响显著性验证实验条件,采用高速摄像法获取加工过程的空化气泡动态过程,并通过QUANTA 450 FEG扫描电镜对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下切槽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以此验证空泡对切割效果的影响大小。
factors A B C D ultrasonic power/W water layer thickness/mm laser pulse frequency/kHz laser scanning speed/(m·s-1) level 1 65 1 20 0.001 level 2 130 1.5 30 0.003 level 3 195 2 40 0.004 level 4 260 2.5 50 0.006 Table 1. Table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
为了验证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后的空化气泡动力学特性也有明显改善,对加工中空化气泡运动过程采用高速相机(PCO. 10000 frame/s dimax HD)进行动态监测,相片帧数为50000 frame/s(即间隔20 μs获取一张照片),摄像镜头为Tamron微距镜头(F017),高速摄像平台搭建如图 8所示。
2.1. 实验设备及平台
2.2. 工艺优化实验方案
2.3. 空化气泡时空变化监测实验方案
-
根据正交试验表进行超声辅助水下激光切割单晶硅的实验,结果如表 2所示。
number A B C D empty groove width/μm groove depth/μm HAZ/μm depth-to-width ratio crack length/μm 1 1 1 1 1 1 96.026 212.032 38.176 2.208 28.526 2 1 2 2 2 2 82.127 72.155 48.78 0.879 21.073 3 1 3 3 3 3 89.525 56.392 35.375 0.630 0 4 1 4 4 4 4 71.650 56.742 31.303 0.792 0 5 2 1 2 3 4 66.476 54.117 33.974 0.814 0 6 2 2 1 4 3 85.510 60.001 37.053 0.702 0 7 2 3 4 1 2 100.617 124.584 32.849 1.238 0 8 2 4 3 2 1 57.657 51.502 30.178 0.893 0 9 3 1 3 4 2 55.419 41.648 37.556 0.752 0 10 3 2 4 3 1 73.352 42.784 30.213 0.583 0 11 3 3 1 2 4 106.535 98.611 55.586 0.522 0 12 3 4 2 1 3 95.933 135.848 28.656 1.416 18.252 13 4 1 4 2 3 64.797 42.157 29.365 0.651 0 14 4 2 3 1 4 99.635 186.205 32.584 1.869 22.330 15 4 3 2 4 1 74.921 53.439 48.267 0.644 0 16 4 4 1 3 2 94.387 84.212 52.316 0.892 24.039 Table 2.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s
基于表 2中5个评价指标的结果,分别进行极差分析,得到的效应曲线图如图 9所示。从图 9可以看出,对于切槽宽度受因素的影响程度排序为D>B>C>A,对于切槽深度受因素影响程度排序为D>C>A>B,对于热影响区大小受因素影响程度为C>B>D>A,对于深宽比受因素影响程度为D>B>A>C,对于裂纹长度影响程度C>A>D>B;实际加工中,较窄的切槽宽度更有利,最佳选择的组合是A2B1C4D1;对于槽深而言,较深的切槽深度更为优越,因此,最佳选择的组合是A1B2C1D1;对于HAZ大小,最优方案是A2B1C4D1,因为较小的热影响区更为有利;对于深宽比而言,实际加工中希望越大越好,故最优方案是A1B1C1D1;对于裂纹总长度而言越短越好,最优方案是A2B3C4D1。可以看出,超声功率对影响程度最小,根据前期的研究[15]可知,在本文中的超声功率下获得声流大小量级相同,且都小于1 m/s,因此对于周期为100 μs~500 μs周期的空化气泡的平移运动影响很小,而其它因素都具有较高的影响程度,激光脉冲频率和扫描速率都影响着激光束与空化气泡的相对位置,而水层厚度影响着空化气泡附着壁面对激光束产生折射,因此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与对空化气泡影响程度有着直接关系。
由于仅考虑单个评价指标,对于整个复合加工而言,不能作为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因此需将各个评价指标的最优条件综合考虑,为此,根据表 2中的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以评估各参数之间的差异和影响,得到的结果如表 3和表 4所示。表中,S为总偏差平方和;f为自由度;F=(SA/fA)/(Se/fe),是服从自由度fA和fe的F分布;SA为A因素的平均偏差平方和;fA为A因素对应的自由度;Se为实验误差的平均偏差平方和;fe为实验误差对应的自由度;F0.01,F0.05,F0.1分别代表显著性水平α为0.01、0.05、0.1时F的临界值。由表 3和表 4可以看出,因素A、B和C对5个指标的结果无显著影响,因素D对槽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对槽深和深宽比影响显著,它在热影响区上无显著影响,但对切槽微裂纹长度的影响有限。因此,首先确定因素D,而因素D对深宽比影响显著,故选取深宽比最大的那一水平即D1,结合前面的极差分析可知,综合指标的最优工艺为A1B1C1D1,这与前面深宽比的最佳工艺参数一样,即深宽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加工质量好,这与实际加工期望相符,说明工艺参数优化可信。
factors groove width groove depth F0.01 F0.05 F0.1 S f F S f F A 121.206 3 0.474 1712.075 3 1.174 29.5 9.28 5.39 B 1044.768 3 4.084 173.080 3 0.119 29.5 9.28 5.39 C 1002.498 3 3.919 4801.150 3 3.292 29.5 9.28 5.39 D 1516.218 3 5.927 33538.745 3 22.99 29.5 9.28 5.39 error 255.800 3 — 1458.269 3 — 29.5 9.28 5.39 Table 3.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the groove width and depth
factors HAZ depth-to-width ratio crack length F0.01 F0.05 F0.1 S f F S f F S f F A 106.833 3 0.494 0.212 3 1.843 420.132 3 4.01 29.5 9.28 5.39 B 166.107 3 0.768 0.262 3 2.278 306.132 3 2.922 29.5 9.28 5.39 C 521.217 3 2.402 0.166 3 1.443 386.653 3 3.691 29.5 9.28 5.39 D 131.934 3 0.610 2.726 3 23.704 634.077 3 6.053 29.5 9.28 5.39 error 216.299 3 — 0.115 3 — 104.759 3 — 29.5 9.28 5.39 Table 4. ANOVA of the HAZ, depth-to-width ratio and crack length
-
为验证根据前面的正交试验分析得到单个指标的最优工艺参数和多个指标的最优工艺参数,在这些工艺参数下进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图 10所示。对于切槽宽度最小时,切槽表面形态特征如图 10a所示,此时槽宽为63.483 μm,可以看出,虽然获得了较窄的切槽宽度,然而其切槽很浅,材料去除极少,且切割表面质量较差,这是由于此时超声功率是130 W,hw=1 mm,fq=40 kHz,v=6 mm/s,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激光扫描速率是对切槽宽度影响最大的,由于扫描速率较快,这就导致了靶材同一位置作用的激光脉冲较少,图 10a间隔深坑证明了这一点。此外,由于激光的脉冲频率较高,使部分激光的脉冲受到空化气泡的干扰,从而发生反射及折射,这就导致了可能只有高斯光束中心能量使材料发生去除,而高斯光束边缘的能量甚至不足以使材料发生去除,如图 10a所示,因此虽然减小了切槽宽度,同时也减少了切槽的深度。如图 10b所示,当槽深最大时,v=1 mm/s,激光扫描速率对切槽宽度影响最大,由于扫描速率较慢,致使靶材同一位置作用的激光脉冲较多,即同一位置吸收的激光能量增加,导致熔化、汽化的材料增多。同时由于激光的脉冲频率较低,受到空化气泡影响的激光脉冲数降低,使得靶材吸收激光能量较多,因此获得了较高切割效率,此时槽深达到了近169.83 μm。图 10c为热影响区最优工艺下获得的切割表面,HAZ的大小平均约为25.24 μm,由于激光脉冲频率对切割表面HAZ大小的影响最大,此时fq=50 kHz,这必然会导致在空化气泡脉动周期内将有更多的激光脉冲发生,即受到空化气泡影响的激光脉冲也就增多,就导致辐照在切割表面上的激光能量密度发散扩散,使材料融化、汽化量显著降低。此外,Pu=130 W具有较快的声流速度[15],导致更多热量损失。在最优工艺条件下获得的深宽比为1.704,如图 10d所示,与槽深最大时的工艺参数组合一样,由于高斯光束特性及水的冷却作用,相较于切槽深度最大时的工艺参数,获得的切槽宽度变化不大,水层厚度更薄,水吸收激光的能量减少,辐照在切割表面的激光能量相对增多,从而产生更多的材料去除,产生更大的深宽比。
以裂纹最小时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进行实验,获得的切槽截面如图 11a所示。这时没有微裂纹,且切槽深度很浅,而切槽截面形状不规则,甚至未能形成切槽。这是由于此时水层厚度较大,激光频率也相对较高,扫描速率也高,导致辐照在靶材的激光能量显著减少,使材料去除很少,甚至不能形成切槽,这样在空化气泡的作用下切槽底部的等效应力很小,难以形成裂纹,如图 11b所示。
-
综合考虑上述5个指标,得到的切槽表面形貌如图 12所示。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Pu=65 W,hw=1 mm,fq=20 kHz,v=1 mm/s。此时槽宽约为99.88 μm,槽深约为170.18 μm,HAZ大小约为31.71 μm,微裂纹长度约为33.42 μm。可以发现这组工艺参数和深宽比最优工艺参数一样,深宽比越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加工质量越好,正好也验证了这一点。此外根据方差分析,只有扫描速率对槽深和深宽比的影响显著,因此进一步证明了工艺参数优化的合理性。
通过上述正交试验获得了综合指标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A1B1C1D1,在此条件拍摄到的光空化气泡时序图如图 13所示。可以发现,此时产生了较大的光空化气泡,说明具有较多激光能量辐照到了工件的表面,但空化气泡的脉动周期较短(约为100 μs~160 μs),影响激光脉冲数目较少,因此可以看到更多的光空化气泡的脉动周期。虽然空化气泡溃灭冲击能够使切槽底部产生裂纹,但当切槽深宽比较小时,较多空化气泡脉动周期溃灭的空化气泡能够启动冲击熔融层,起到提高切割效率的作用,实验中获得了较高的材料去除也证实了这一点。在前期的研究中[15],当水层厚度同为1 mm时,由于声流作用未能将上浮的空化气泡及时带离,使得有空化气泡粘附于上壁面,导致加工效率较低,与目前获得的加工质量和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这进一步说明了空泡对加工效果具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