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
为验证本文中提出的输电线路杆塔倾斜检测方法鲁棒性,从塔型与点云密度、杆塔存在噪点与缺点两种情况进行鲁棒性论证。
-
在实际激光LiDAR巡线中,由于飞行搭载平台、飞行高度以及使用LiDAR设备的差异性,输电线路通道点云的密度并不一致,同时架空输电线路现存的杆塔样式各异,形态特征不一,为基于激光点云的杆塔倾斜检测中轴点确定造成极大困难。因此, 本文中选取了主网具有代表性的3种杆塔类型,并同时考虑高低脚、点云密度因素的影响,设计了以下3种方案,对塔型不同与点云密度各异情况下验证基于最小外接矩形中轴点算法的鲁棒性。
(1) 方案一。塔型:干字塔;点云密度:高;有高低腿;(2)方案二。塔型:酒杯塔;点云密度:高;无高低腿;(3)方案三。塔型:鼓型塔;点云密度:底;无高低腿。图 4~图 6中各矩形顶点的高程值设置为四边顶点高程均值。
由图 4~图 6可以看出,本文中提出的基于分层最小外接矩形的杆塔中轴点计算方法,针对主网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塔型,在各种点云密度下能够正确提取塔身点云,自适应过滤高低脚、塔头部分点云对中轴点计算的影响;通过分层点云最小外接矩形确定杆塔中轴点的方式,能够在点云不存在噪点、缺点的情况下正确计算杆塔中轴点。
-
激光LiDAR数据采集时由于飞行路线、环境因素的影响,输电线路杆塔激光点云不可避免存在噪点、缺点情况。针对杆塔点云存在噪点、缺点情况采取了以下3个措施:第一,针对点云缺点引起的缺角情况,最小外接矩形计算正确仅需分层点云的3个四棱顶点存在,杆塔任意一角缺失不影响算法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第二,针对点云存在噪点、缺点导致最小外接矩形倾斜情况,增加矩形四边内切点高程验证加以控制过滤;第三,针对其余因点云存在噪点、缺点导致杆塔中轴点偏移情况,通过中轴线拟合中增加抗差估计,抑制偏移点在直线拟合中的影响。下面分别对以上3种措施进行实验分析。
(1) 杆塔角缺。利用干字塔(高密度、高低腿)点云,人工进行点云切角处理,对缺角情况下杆塔中轴线提取进行模拟分析,分层最小外接矩形以及中轴点计算结果如图 7所示。
杆塔缺角是由于塔身自身遮挡引起的,搭载在飞行平台进行点云数据采集时,仅可能存在一个塔角在盲区内,杆塔点云同时存在两个角缺失的情况较少。由图 7可以看出,在缺一角情况下并不影响分层最小外接矩形进行杆塔中轴点提取,在缺两角情况下杆塔中轴点才会引起较大偏差,因此本算法在杆塔存在缺角情况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图 8是缺一角情况下中轴点整体提取效果。
(2) 分层最小外接矩形倾斜。利用干字塔(高密度、高低腿)点云某一分层点云,人工进行增加噪点、删点处理,对点云存在噪点、缺点情况下外接分层最小外接矩形倾斜情况进行模拟,为了便于直观展示矩形倾斜的效果,将错误内切点的高程值作为其对应边端点高程值。
从图 9~图 11中可以看出,由于点云存在噪点和缺点情况,最小外接矩形与点集的内切点发生变化,当错误的内切点高程值与其余内切点不同时,导致分层最小外接发生倾斜,矩形中心点偏离杆塔中轴点。换言之,当分层最小外接倾斜时,该层点云必然存在点云噪点和缺点情况,并且影响了最小外接矩形的计算,导致了计算出的中轴点与实际发生偏移。从侧视图可以看出,利用矩形四边与点集的内切点高程值进行高程一致性检验,能够有效识别出外接矩形是否存在倾斜情况,在杆塔中轴线拟合之前剔除可检测的偏移点。
(3) 部分提取中轴点偏移。尽管本文中提出算法利用对最小外接矩形倾斜判断过滤了大部分偏移点,但仍存在少数极端情况无法避免。如图 12所示,噪点明显影响了分层最小外接矩形的计算,但由于噪点本身高程值与其余内切点一致,利用高程差值无法对是否存在噪点进行判断过滤。因此,在杆塔中轴线拟合中引入抗差估计以抑制离群点在直线拟合中的影响,为验证抗差估计在杆塔中轴线拟合中抵抗偏移点影响的效果,选取一组杆塔中轴点,设计以下方案:方案一, 选取一组同时存在可检测偏移点以及不可检测偏移点的杆塔中轴点; 方案二, 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进行倾斜检测,过滤可检测偏移点;方案三, 在方案二的基础上通过人工判断,过滤所有偏移点。上述3种方案中轴点同时进行最小二乘拟合与抗差估计拟合,结果如图 13所示。
Figure 12. Schematic diagram of a few minimum circumscribed rectangles unable to detect center point offset
图 13中,方点代表正确中轴点,圆空心点代表可使用倾斜矩形验证过滤的偏移点,圆实心点为剩余偏移点,实线为抗差估计结果,虚线为最小二乘结果。为直观展示最小二乘与抗差估计拟合效果的差异,图 13中采用侧斜方视角。由图 13可以看出,在不存在偏移点的情况下最小二乘拟合与抗差估计拟合均能得到正确结果,但随着偏移点增加,最小二乘拟合易受偏移点的影响偏离正确值,而抗差估计在正确点占大比例时,能够有效抑制离群偏移点在直线拟合中的影响,保持拟合结果的正确性。
因此,利用分层最小外接矩形内切点高程差值在直线拟合前对大多数可检测偏移点进行过滤,保证正确中轴点在整个中轴点集中占大比例,再利用抗差估计对剩余偏移点进行抑制,在存在噪点与缺点情况下尽可能提高杆塔倾斜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
为验证本文中提出的杆塔倾斜算法的实用性,利用全站仪实测了贵州某一220kV线路连续20级杆塔的倾斜度,并采用AS-300HL多平台激光雷达系统对此20级杆塔进行点云数据采集,平面精度5cm,高程精度5cm。表 1为对比结果。
serial number factual value/‰ residual of convex hull algorithm/‰ residual of this paper algorithm/‰ serial number factual value/‰ residual of convex hull algorithm/‰ residual of this paper algorithm/‰ 1# 1.73 -0.48 0.81 11# 0.84 0.07 0.03 2# 0.89 -1.03 -0.21 12# 1.82 -1.69 0.11 3# 0.53 -2.14 -0.68 13# 1.27 1.65 0.70 4# 1.23 2.27 0.65 14# 0.79 1.63 0.82 5# 1.94 -1.31 -0.56 15# 0.61 0.27 -0.27 6# 0.53 -2.04 -0.86 16# 1.01 -1.53 -0.48 7# 1.72 0.31 0.90 17# 0.17 -1.66 0.27 8# 2.24 -1.39 0.47 18# 0.42 -0.05 -0.46 9# 1.13 0.05 0.09 19# 0.06 0.78 0.61 10# 1.25 -1.17 -0.82 20# 0.64 0.23 0.64 Table 1. Results of measured comparison
本文中采用高精度检验方法,将观测精度更高的全站仪测量值视为杆塔倾斜真值,对凸壳算法以及本文中算法残差值进行统计分析,从表 1中可以看出,本文中提出算法检测倾斜值更为接近真值,最大偏差为0.90‰,而凸壳算法最大偏差为2.27‰,因此本文中提出算法检测具有更强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