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
实验装置如图 3所示。采用LD端面抽运的声光调Q激光器,激光增益介质为Nd: YVO4晶体,由平面输出耦合镜(output coupler, OC)、全反射镜(rear mirror, RM)和倾斜平面镜组成的L型谐振腔,腔长为130mm,脉冲激光的1.34μm输出信号是经过焦距为120mm的凸透镜聚焦后,经由数枚衰减片减弱后由光电探测器(photonic detector, PD)接收。
-
门信号是激光加工过程中控制激光脉冲串输出的外部电气命令信号,任何固体激光由于热效应的相对滞后,不可能对电气门信号达到“即答即应”的响应速度。而对于1.34μm的Nd: YVO4激光而言,更由于其存在着严重的激发态吸收(excited state absorption, ESA),激光晶体的热效应远比一般的Nd: YAG激光要严重得多。这就使得在门信号开启后的一段时间内,输出的激光脉冲序列会呈现逐步增强的趋势。尽可能缩短这个上升时间是激光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工程性要求。门信号开启后序列激光脉冲串不同的上升时间的定义如图 4所示。分别测试了高重复频率(100kHz)下声光Q开关在不同的射频功率(PRF分别为0.42W, 0.49W, 0.58W, 0.96W, 2.25W, 3.05W, 4.40W)条件下所分别对应的漏光功率与门信号开启时的序列激光脉冲的上升波形(见图 5),相应的最终结果被归纳到表 1中。对表中数据进行拟合,可得到门信号关闭时的漏光功率随RF功率的变化曲线(见图 6),从图 5和图 6可以看出,Q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的漏光功率随RF功率的增大而减小,在RF功率较小时,漏光功率的变化较快,而在RF功率达到4.4W时,漏光完全消失,这就是所谓的第一阈值。这是由于在抽运速率一定时,反转粒子数受限于腔内总损耗,在RF功率较低时,衍射损耗较小,腔内总增益大于总损耗,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漏光现象;而当RF功率提高到一定程度时,漏光自然也就消失了。
PRF/W leakage
power/mWrise time/ms 50% peak 80% peak 90% peak 95% peak 0.42 1000 0 15 32 55 0.49 800 0 20 48 72 0.58 600 0.8 23 62 110 0.96 500 8 35 70 115 2.25 400 10 42 80 120 3.05 200 15 52 88 132 4.40 0 20 65 100 150 Table 1. The leakage power and the rise time of the output pulse under different RF power
通过拟合还可得到门信号开启后激光序列脉冲的上升时间随RF功率变化曲线(见图 7)。从图中可以看出,在RF功率小于0.5W时,脉冲很快就能达到峰值输出的50%;随着RF功率的增大,激光序列脉冲的上升时间逐渐增大,在RF功率达到0.58W之前,激光序列的脉冲上升时间变化很快,而在之后则变化较慢。这可以解释为:在RF功率较低时,腔内损耗较低,由于漏光原因,腔内反转粒子数密度也较小,而在Q开关彻底打开后,腔内损耗能够较快达到平衡,脉冲上升时间也就随之变短。
在构建用于激光加工的快速开启式调Q脉冲固体激光器时,需要同时顾及门信号“开启”后激光脉冲序列的上升速度和较低的漏光功率,选择较为合适的射频信号功率范围就具有较为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单就本文中的实验系统来说,RF信号功率位于2W~3W之间时,漏光功率在500mW以下,门信号开启后激光脉冲的上升时间大约只是第一阈值时的60%~70%左右,应该满足大部分快速门信号开启的快速激光加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