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
为了验证π型金属结构高性能超表面的优势,分别设计了λ/4波片、波束折射超表面以及偏振分束器(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 PBS)超表面。
-
电磁波片是使相互垂直的两振动电场间产生特定相位差(Δφ=|φx-φy|)的一种光学器件,其中φx和φy分别为x偏振和y偏振的透射相位。λ/4波片可以使沿与x轴,y轴分别成45°角的线偏振光波在通过λ/4波片后,使相互垂直的x,y极化产生Δφ=90°的相位差,从而将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或反向转换,如图 4所示。
假设入射电场的振幅为1,入射场ϕi=0°、透射场ϕt=0°,x, y偏振分量分别为${\sqrt 2 /2}$, 出射后,x,y偏振产生了相位差Δφ=|φx-φy|=90°,入射波、透射波的电场表达式分别为:
式中,Etx表示x偏振透射波的电场;Ety表示y偏振透射波的电场。
由于本文中设计的λ/4波片是将垂直入射的线偏振波转化为垂直出射的圆偏振波,因此设计的超表面是均一的,并不需要梯度相位排列,从而只需将满足条件的单元结构周期性排列即可。具体的仿真单元如图 3e所示、单元设计尺寸如表 1所示。
parameters Ay/mm Bx/mm Lx/mm Sx/mm Wy/mm outer layers 0.75 5.5 0.6 1.55 4.25 middle layer 0.75 5 1 1.25 4.25 Table 1. Dimensions of quarter wave-plate
图 5a和图 5b中分别为电磁波垂直入射到λ/4波片的透射系数曲线(S21)的幅度和相位。从图中可看到, 在10GHz时,S21幅度基本达到全透射,且φx=32.9°,φy=128.2°,Δφ=|φx-φy|接近90°,实现了将线偏振转换为圆偏振的功能。
-
在10GHz频率处设计一个将垂直入射的线偏振平面波转换为折射ϕt=45°的全透射超表面。设计的超表面的性能参量如下:折射角ϕt=45°,入射角ϕi=0°,波长λ0=30mm,单元尺寸d=6mm,厚度t=3.04mm,单元个数N=7。
假设电磁波的入射场ϕi=0°、透射场ϕt=45°的x偏振入射波、透射波的电场、磁场表达式如(6)式所示。
7个单元都被分别设计为对x偏振和y偏振具有特定的梯度透射相位φx和φy,各个单元的传输相移如表 2所示。
No. 1 2 3 4 5 6 7 φx/(°) 0 51.5 103 154.5 206 257.5 309 φy/(°) 309 257.5 206 154.5 103 51.5 0 Table 2. Transmission phase shifts for x and y polarization of 7 unit cells forming the metacell
一个构成全透射超表面的超晶格结构优化后的内外层π型金属层设计如图 6a和图 6b所示,各个单元设计尺寸如表 3、表 4所示。
No. Ay/mm Bx/mm Lx/mm Sx/mm Wy/mm 1 0.75 5 1 1.25 4.25 2 0.75 5 1 1.25 4.25 3 0.75 4.5 1 1.25 4.25 4 0.5 4 1 0.5 4.5 5 0.25 3.75 1.5 1.25 4.5 6 0.25 3.75 1.5 1.5 3.5 7 0.75 4.25 0.75 1 4.5 Table 3. Design dimensions of beam refraction metasurface inner layer of π-shaped metal
No. Ay/mm Bx/mm Lx/mm Sx/mm Wy/mm 1 0.75 5.5 1.025 1.175 4.25 2 0.75 5.5 0.6 1.55 4.25 3 0.75 5.5 0.45 1.45 4 4 0.5 5 1 0.5 4 5 0.75 4.25 1.25 0.75 3.5 6 0.5 4.25 1 0.25 3.25 7 0.25 4.25 2 1 3.75 Table 4. Design dimensions of beam refraction metasurface outer layer of π-shaped metal
电磁波垂直入射到波束折射超表面的透射系数曲线(S21)和平面波折射的电场等相位面情形图分别如图 7a和图 7b所示。由于7个相邻单元之间的相互耦合,全透射频率向上漂移到10.26GHz,此时透射系数的幅值为入射电场的1/3。
从图 7b中的仿真结果可见,沿z轴正方向入射的x偏振电磁波在照射到超表面后,沿与z轴成45°从超表面的右上侧出射,实现了垂直入射电磁波被超表面折射45°的结果。
-
广义的双折射是指独立控制正交极化波的反射角、折射角及其幅度。全透射的偏振分束(PBS)超表面通常使垂直入射的x偏振和y偏振平面波的透射波产生不同方向的偏折,从而实现不同极化的电磁波的波束分离,如图 8所示。
假设电磁波的入射场ϕi=0°、透射场φx=45°,φy=135°,出射后,x、y偏振分离,其x偏振和y偏振的入射波电场(Eix,Eiy)、透射波电场(Etx,Ety)表达式分别为:
本文中设计的超表面在x方向和y方向透射系数梯度相位分布具有非对称性,如图 9a所示,在x方向实现对x极化电磁波透射系数相位梯度减小,在y方向实现对y极化电磁波透射系数相位梯度增加,每个单元的几何尺寸如表 3、表 4所示。
全透射偏振分束超表面的透射曲线(S21)如图 9b所示,由于相邻单元之间的相互耦合,全透射频率略有偏移,此时x偏振和y偏振的透射系数S21幅值分别为-8.1dB和-5.6dB。考虑到7×7的超晶格中涉及了大量单元,导致全波仿真由于对计算机的性能要求太高而无法模拟,所以仍采用7×1的超晶格代替了7×7的超晶格,选择7×7超晶格的第1行和第1列分别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分别如图 9c和图 9d所示。从图中可发现,x偏振电磁波和y偏振电磁波被分别折射为φx=45°和φy=135°。在仿真过程中,x偏振波和y偏振波均为沿z轴正方向垂直入射到超表面,被超表面折射后沿两个不同的方向出射,仿真结果达到了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