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
首先搭建激光三角测量系统的实验装置,本文中研究的测量系统硬件系统包括:线激光器、红外滤镜、标定物和相机。激光器和相机固定在工作台上,如图 4所示。
本系统需要采集多组相对深度数据,取一个标定模板放置于线激光器正前方,使标定物与激光束的方向垂直,沿激光束方向多次移动标定物,移动距离分别为30.000mm, 50.000mm, 100.000mm, 150.000mm, 200.000mm, 250.000mm, 300.000mm, 350.000mm, 400.000mm, 450.000mm,共移动10次。随着标定物移动距离的增加,激光束在相机成像平面上的成像位置在不断移动,如图 5所示。
-
相机的焦距经标定得到f=15.332mm,利用第1.2节中的原理处理所拍图像,得到a=0.00520, b=0.00159,由此计算可得测量系统的参量θ=12.041°, d=128.316mm,激光器与基准面距离s=601.560mm。
同样采用距离差的方法来验证标定的准确性,重新在实验中每隔50.000mm移动一次标定物并采集一组图像。通过分析图像得到的参量δ和标定实验中计算得到的测量系统的参量,利用(1)式计算得到激光束端口与标定物距离,从而检验这些参量是否准确,见表 1。
number of moves distance between laser beam port and calibration object/mm actual moving distance of calibration object /mm 1 430.993 0.000 2 477.480 46.487 3 526.487 49.007 4 578.472 51.985 5 628.450 49.978 6 679.815 51.365 7 732.246 52.431 8 782.891 50.645 9 831.363 48.472 10 878.855 47.492 Table 1. Recalculate of calibration distance
从表 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400.000mm~900.000mm的范围内测距,实验中由非垂直误差以及实验仪器本身的精度等一系列因素引起的误差优于4.000mm,满足要求。上述实验数据表明,本文中提出的实验标定方法的测量精度能够达到毫米级。
如果采用未改进的测量系统的标定方法,直接测量激光器端口与标定物的距离,假定激光器端口与标定物的距离测量时误差为比实际距离减少5.000mm,利用前面计算得到的激光器与基准面距离为已知值,通过第1.2节中的原理处理所拍图像, 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1)式进行计算的得到测量系统的参量θ=10.725°,d=101.075mm,激光器与基准面距离s=533.648mm。
采用前面改进方法中验证标定的准确性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复核计算。利用(1)式计算得到激光束端口与标定物距离,与改进方法中复核计算的标定距离作比较,从而检验这些参量是否准确,如表 2所示。
number of moves check distance with no improvement method/mm the actual moving distance without improved method/mm check distance with improvement method/mm two times calculation calibration distance/mm 1 370.653 0.000 430.993 60.340 2 414.078 43.425 477.480 63.402 3 460.716 46.638 526.487 65.771 4 511.181 50.465 578.472 67.291 5 560.690 49.509 628.450 67.760 6 612.618 51.928 679.815 67.197 7 666.752 54.134 732.246 65.494 8 720.159 53.470 782.891 62.732 9 772.333 52.174 831.363 59.030 10 824.489 52.156 878.855 54.366 Table 2. Two recalculation of calibration distance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由于测量激光器端口与标定物的距离减少了5.000mm,最终标定出来的测量系统的测量误差很大, 其测量出的移动距离精度也略低于改进方法的精度; 同时, 与改进后的测量方法测量标定物的实际距离相差了50.000mm以上,而改进后的测量系统测量标定物的距离经测量验证与实际距离误差很小,所以未改进的方法测量出的距离误差比较大。上述实验数据表明,本文中提出的实验标定方法的测量精度比与未改进的测量方法准确了很多。
-
第1.3节中已经分析了当标定物移动方向与激光束方向存在误差角α时,标称移动距离比实际移动距离要大。
假设每次标定物移动的距离l=50.000mm,随着α的增加,标定距离误差如图 6所示。
由图 6可以看出,标定距离误差与α大小呈非线性变化。同时开展仿真研究,探索非垂直误差对最终测量结果的影响规律。令相机参量为f=15.000mm,三角测量系统参量θ=12.000°, d=120.000mm,激光器与基准面距离设定为s=564.560mm。假设α=5.000°时,初始标定物距离为450.000mm时,每隔50.000mm采集一次图像,即实际标定的距离为450.000mm, 499.809mm, 549.619mm, 599.429mm, 649.239mm, 699.049mm, 748.859mm, 798.669mm, 848.479mm, 898.289mm,经标定后得到的三角测量系统的参量为θ=12.0001°,d=120.46mm,激光器与基准面距离s=566.718mm。
图 7为含有非垂直误差的激光三角测量系统。利用含有非垂直误差的标定参量进行测量计算,结果与实际距离的比较如表 3所示。
number of moves actual distance/mm measuring distance/mm 1 450.0 451.723 2 500.0 501.914 3 550.0 552.105 4 600.0 602.296 5 650.0 652.487 6 700.0 702.678 7 750.0 752.869 8 800.0 803.059 9 850.0 853.250 10 900.0 903.441 Table 3. Comparison of actual distance and measurement distance for α=5°
由此可见,当激光三角测量系统存在非垂直误差时,每次测量距离的间隔变为50.191mm,随着测量距离的增加,测量距离与实际的误差也在增加。这是由于在标定的时候,存在非垂直误差,使得计算中将每次标定物的实际移动距离49.809mm作为50.000mm进行计算,从而使得到的激光三角测量系统测量的距离比实际距离要大。在测量时,标定物移动距离50.000mm,测量得到的距离间隔为50.191mm,即测量得到的距离间隔比实际距离间隔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