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
实验中将光电成像系统固定放置在2维精密转台上,光学系统主轴的初始指向对准激光器的出光口,如图 1中带箭头的实线编号①所示,作为转台调节的基准方向。然后,调节转台的方位,精确控制激光束入射光电成像系统的角度,主轴指向如图 1中编号②、③、④、⑤、⑥、⑦所示,分别对应激光入射角α为1°, 2°, 3°, 4°, 4.1°, 4.2°,实验研究不同入射角下的激光干扰效果。
-
实验中保持激光器的具体发射参量如下不变:单脉冲能量50mJ,重复频率10Hz。为避免强激光损伤探测器,衰减片组的衰减倍率设置为130dB。光学系统的光圈F数设置为16,对应光学系统的光瞳口径约为2.2mm。探测器的相关参量设置为:积分时间40ms,自身增益为0,即探测器的自身增益处于关闭状态,没有对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从入射角0°(即激光束正入射,对应图 1中编号①)开始实验,逐渐增大激光束的入射角,实验过程如下,详细结果如图 2所示。
(1) 图 2a中激光束0°入射时,对应光轴指向如编号①所示,激光光斑中心位于像素(491, 666)附近,基本处于探测器的中心,光斑周围分布着光学系统光瞳衍射效应产生的衍射线[15];(2)图 2b中激光束1°入射时,对应光轴指向如编号②所示,激光光斑中心移动到了像素(484, 509)附近;(3)图 2c中激光束2°入射时,对应光轴指向如编号③所示,激光光斑中心移动到了像素(483, 344)附近;(4)图 2d中激光束3°入射时,对应光轴指向如编号④所示,激光光斑中心移动到了像素(483, 177)附近;(5)图 2e中激光束4°入射时,对应光轴指向如编号⑤所示,激光光斑中心移动到了像素(483, 19)附近;(6)由于此时激光光斑已经接近了视场边缘,开始微调转台方位,图 2f中激光束4.1°入射时,对应光轴指向如编号⑥所示,激光光斑中心移动到了像素(483, 4)附近;(7)图 2g中激光束4.2°入射时,对应光轴指向如编号⑦所示,激光光斑中心已经移出了光学系统的视场,输出图像只有隐约可见的两条衍射线。
为研究探测器上的激光光斑位置随入射角增大的移动趋势,将不同入射角对应的激光光斑中心位置在图 3中用小三角形标出,并对图中小三角形的移动趋势利用MATLAB拟合工具箱进行数据拟合。拟合结果表明,激光光斑中心随入射角增大的移动趋势满足下列线性关系:
式中,y代表激光光斑中心在探测器上的位置,x代表激光束的入射角。拟合结果为:a=-162.5,b=668。MATLAB给出的拟合评估参量为:确定系数R2=0.9999,校正的确定系数R2也为0.9999,二者均非常接近于1;均方根或者称标准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为2.2。拟合评估参量表明:选用线性方式拟合与实验数据吻合非常好,即激光光斑的位置随入射角的增大而线性移动。系数a的绝对值对应拟合直线的斜率为162.5,该数值表明激光光斑的移动速率为:激光入射角平均每增加0.1°,激光光斑中心向偏离探测器中心的方向移动16.25个像素。
-
固定激光器的发射参量不变,研究随着激光束入射角的增大对探测器接收激光能量的影响。由于光学系统AZURE-3514MM的半视场角只有4°左右,加上激光器自身能量的起伏,所以采用功率探头很难精确测量出入射角变化对探测器接收能量的影响。本文中通过统计不同入射角下各灰度级的像元数变化,研究入射角变化对探测器接收激光能量的影响。
详细的统计结果已经在表 1中给出,并在图 4中显示了统计的各灰度级像元数随入射角增大的变化趋势。需要指出的是,型号为DMK23G 445的黑白CCD,输出图像的像元灰度级范围为1~4096。因此,表 1中的饱和像元数即是灰度级为4096的像元的数目;为了全面分析问题,还统计了灰度级大于饱和灰度级80%的像元数、大于饱和灰度级50%的像元数以及大于饱和灰度级30%的像元数。由表 1和图 4可以确定,各灰度级的像元数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整体趋势在不断减少,尤其在激光光斑移出光学系统视场以后迅速降为0,这就表明探测器接收的激光能量在减小;但是由于激光器自身能量的起伏,各灰度级像元数的变化趋势有细微的波动。分析可知,各灰度级像元数随入射角增大而减少的原因是,探测器接收的激光能量实际上等于入射的激光能量乘以一个cosα因子,入射角α越大,探测器接收能量越小。然而,光学系统的半视场角只有4°左右,所以视场边缘处探测器接收的激光能量也仅仅是降到入射激光能量的0.9976,不超过1%。但是,对于大视场角的光学系统,比如超广角光学系统视场角90°以上,cosα因子就不能忽略了,入射角增大引起的探测器接收能量较小就需要重点考虑。
incident angle/(°) saturated pixel saturated gray>80% saturated gray>50% saturated gray>30% 0 18 25 30 43 1 11 20 30 35 2 9 16 25 30 3 6 13 20 26 4 3 15 24 29 4.1 0 18 23 27 4.2 0 0 0 0 Table 1. Pixel numbers under different incident angles
-
前面研究了入射角增大对激光光斑位置、接收能量的影响,本节中研究其对激光光斑形状的影响。为了清晰地显示不同入射角下的激光光斑形状,以激光光斑中心作为显示图像的中心,只显示其周围像元规模201×201的区域,如图 5a~图 5d所示。由于图 5e和图 5f对应激光束较大的入射角,激光光斑已接近探测器边缘,所以这两幅图中的激光光斑并不在图像中心。
由图 5可知,除了图 5f中入射角4.1°时, 激光光斑的一部分移出探测器以外,其它不同入射角下的激光光斑形状差异肉眼很难比较。为了定量比较,引入统计学中的相关系数进行研究,其定义为:
式中,xi和yi是两个向量,这里分别对应图 5中不同入射角下的两个2维灰度图像矩阵。激光光斑形状在不同入射角下的相关系数在表 2中详细给出。可见,除了入射角2°和3°下光斑形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0.9以外,其余均大于0.9。统计学分析认为,r>0.95, 存在显著相关;r>0.8, 高度相关;0.8>r>0.5, 中度相关;0.5>r>0.3, 低度相关; r=0, 完全不相关。因此,在激光光斑落在探测器上的前提下,不同入射角下的激光光斑形状高度相关,差异非常小,换句话说,不同入射角下的激光光斑形状没有什么变化,即满足空间平移不变性。
r α=0° α=1° α=2° α=3° α=4° α=0° 1 0.9331 0.9072 0.9265 0.9637 α=1° 0.9331 1 0.9515 0.9124 0.9561 α=2° 0.9072 0.9515 1 0.8669 0.9296 α=3° 0.9265 0.9124 0.8669 1 0.9717 α=4° 0.9637 0.9561 0.9296 0.9717 1 Table 2.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laser spot under different incident ang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