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欧群飞
, 冯国英
, 刘丹平
, 李存智
. Nd:YAG激光器热效应的计算模拟及实验研究. 激光技术,
2002, 26(1): 15-16,25.
|
[2] |
曹三松
, 徐天华
, 徐绍林
, 王明秋
, 韩凯
. 高平均功率LNA激光器研究. 激光技术,
1997, 21(4): 200-203.
|
[3] |
林碧洲
. 内含热薄透镜四镜环形腔的光束特性. 激光技术,
1993, 17(2): 120-124.
|
[4] |
袁晓东
, 蒋新颖
, 郑建刚
, 胡东霞
, 段文涛
, 蒋东镔
, 金国藩
. 热不灵敏激光谐振腔补偿特性研究. 激光技术,
2010, 34(2): 145-148,160.
doi: 10.3969/j.issn.1001-3806.2010.02.001
|
[5] |
张令开
, 顾华东
, 郑陈琪
, 高静
, 武晓东
, 唐玉国
. 热透镜不灵敏长脉冲绿激光腔的设计与分析. 激光技术,
2011, 35(2): 167-169,181.
doi: 10.3969/j.issn.1001-3806.2011.02.007
|
[6] |
王秉国
, 李秀蕊
, 邵北生
. 脉冲泵浦 YAG 棒的瞬时热透镜效应. 激光技术,
1979, 3(3): 15-116,14.
|
[7] |
吴羽
, 龙晓莉
, 焦中兴
, 何广源
, 张倩
. 热透镜效应补偿的高功率Nd:YAG激光器的优化设计. 激光技术,
2015, 39(3): 377-380.
doi: 10.7510/jgjs.issn.1001-3806.2015.03.021
|
[8] |
詹小红
, 朱仁江
, 蒋茂华
, 胡平
, 崔玉亭
, 张鹏
. 外腔面发射激光器自发辐射谱的热特性. 激光技术,
2016, 40(4): 610-614.
doi: 10.7510/jgjs.issn.1001-3806.2016.04.032
|
[9] |
刘敏
, 张勇
, 孙皆宜
. 含补偿腔的自混合干涉效应研究. 激光技术,
2010, 34(2): 206-209.
doi: 10.3969/j.issn.1001-3806.2010.02.017
|
[10] |
郑启光
, 刘东华
, 李再光
. 光轴位置及腔镜变形对多折腔输出特性的影响. 激光技术,
1988, 12(3): 1-6.
|
[11] |
金德运
. 非稳激光腔的动态性能. 激光技术,
1982, 6(6): 27-33.
|
[12] |
夏惠军
, 杨明金
, 赵刚
, 苏心智
. 凹凸激光谐振腔参数的热设计. 激光技术,
2003, 27(3): 199-201.
|
[13] |
吕百达
. 含有多个透镜谐振腔的研究. 激光技术,
1984, 8(4): 20-26.
|
[14] |
李育德
. 全环形镜面利用的多程环形腔特性分析. 激光技术,
1996, 20(5): 269-275.
|
[15] |
杨振刚
, 陈海清
, 王磊
, 任温馨
. 利用内腔变形反射镜补偿激光器畸变的研究. 激光技术,
2007, 31(5): 449-451.
|
[16] |
梁巍巍
, 黄振宇
, 张文攀
, 殷瑞光
, 刘艳芳
. 激光导引头四象限探测器偏差信号特性研究. 激光技术,
2014, 38(4): 569-573.
doi: 10.7510/jgjs.issn.1001-3806.2014.04.027
|
[17] |
王登顺
, 李港
, 陈檬
, 宋海平
. 利用稳腔条件测量LD端面泵浦激光晶体的热焦距. 激光技术,
2003, 27(6): 534-537.
|
[18] |
张景文
, 范斌
, 李志炜
, 汉语
. 变结构反应离子刻蚀腔室流场热场的数值仿真. 激光技术,
2020, 44(1): 136-142.
doi: 10.7510/jgjs.issn.1001-3806.2020.01.024
|
[19] |
张文选
. 氧化限制的热波导窄条型大光腔(LOC)激光器. 激光技术,
1983, 7(4): 38-41.
|
[20] |
赵明山
, 荆亚玲
, 李艺
, 李国华
. 球面补偿法测量透镜焦距研究. 激光技术,
1995, 19(4): 197-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