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宋修法
, 于梦杰
, 王华英
, 刘佐强
, 高亚飞
, 刘飞飞
. 物光与参考光强度比对数字全息再现像质的影响. 激光技术,
2014, 38(6): 859-862.
doi: 10.7510/jgjs.issn.1001-3806.2014.06.029
|
[2] |
张巧鸽
, 楼宇丽
, 宋庆和
, 桂进斌
, 李重光
. 参考光为平面波和球面波时焦距检测对比研究. 激光技术,
2017, 41(3): 421-426.
doi: 10.7510/jgjs.issn.1001-3806.2017.03.023
|
[3] |
胡继先
. 脉冲激光测距机消光比测试研究. 激光技术,
1989, 13(2): 16-24.
|
[4] |
马丽丽
, 吴福全
, 宋连科
, 苏富芳
, 史萌
. Rochon棱镜反向使用消光比. 激光技术,
2017, 41(4): 611-613.
doi: 10.7510/jgjs.issn.1001-3806.2017.04.031
|
[5] |
方光宇
, 宋瑛林
, 王玉晓
, 杨昆
, 李淳飞
. 新型萘酞菁化合物的反饱和吸收和光限幅特性研究. 激光技术,
2000, 24(5): 259-262.
|
[6] |
杨昆
, 曲士良
, 张驰
, 赵秀丽
, 方光宇
, 宋瑛林
, 忻新泉
. 新型金属团簇化合物光限幅特性实验研究. 激光技术,
2000, 24(4): 193-195.
|
[7] |
曲士良
, 宋瑛林
, 赵秀丽
, 刘树田
. 金属团簇化合物的结构及光限幅特性. 激光技术,
2001, 25(3): 166-169.
|
[8] |
徐荣青
, 陆建
, 倪晓武
, 杨克成
, 程祖海
. 光场力对烧蚀物时空分布的影响. 激光技术,
2003, 27(3): 202-204.
|
[9] |
孙彩霞
, 王素莲
, 李若平
, 路海
, 唐道广
, 黄明举
. 一种抗湿性光聚物在不同厚度下的全息特性. 激光技术,
2008, 32(5): 545-547,550.
|
[10] |
何飞
, 黄明举
.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光聚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激光技术,
2011, 35(4): 461-467.
doi: 10.3969/j.issn.1001-3806.2011.04.007
|
[11] |
曾昭信
. 电压补偿法提高布儒斯特角普克耳盒的消光比. 激光技术,
1982, 6(6): 34-36.
|
[12] |
李猛
, 孙军强
, 刘德明
, 黄德修
. 增益饱和波长转换器消光比退化研究. 激光技术,
2001, 25(1): 76-79.
|
[13] |
孙斌
, 王小兵
, 林轶
, 万强
, 卢常勇
, 郭延龙
. 无靶板消光比法检测激光测距能力的研究. 激光技术,
2004, 28(1): 82-84,87.
|
[14] |
程冠晓
, 李国华
, 彭捍东
, 郝殿中
. 相关检测法宽光谱消光比智能化测试系统. 激光技术,
2006, 30(2): 161-164.
|
[15] |
董磊
, 卓壮
, 赵圣之
. 影响双块晶体电光开关消光比因素的分析. 激光技术,
2008, 32(1): 15-17.
|
[16] |
王凤
, 彭捍东
, 孙山山
, 孙丹
, 宋连科
. 干涉因素对偏光棱镜消光比测量的影响. 激光技术,
2017, 41(1): 120-123.
doi: 10.7510/jgjs.issn.1001-3806.2017.01.024
|
[17] |
穆廷魁
, 李国华
, 彭捍东
. 高消光比测试系统衰减器的研究. 激光技术,
2007, 31(1): 71-73.
|
[18] |
陈建军
, 李林福
. 光强控制非线性布喇格光纤光栅慢光特性研究. 激光技术,
2015, 39(2): 224-227.
doi: 10.7510/jgjs.issn.1001-3806.2015.02.017
|
[19] |
王光辉
, 吴福全
. 磁致圆二向色性对法拉第旋转器消光比的影响. 激光技术,
1999, 23(6): 350-353.
|
[20] |
吴福全
, 黄家寅
, 封太忠
, 李国华
. 90°分束偏光镜光强分束比研究. 激光技术,
1994, 18(5): 310-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