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ISSN1001-3806CN51-1125/TN 网站地图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激光探测有毒分子(摘译)

青山译 水清校

引用本文:
Citation:

激光探测有毒分子(摘译)

  • 摘要: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研究出一种用于探测大气中微量有毒分子的激光技术.在同步探测激光感应荧光的基础上,该技术使大有机分子的复杂混合物可以分解成组成它的成分.据研究人员Gerard Quigley宣称,在遥感探测环境中的致癌物及有毒化学物质方面,该技术将是有用的.因为大有机分子的荧光是宽带,且无相应特色,所以不同分子的光谱往往会重叠,以致几乎不可辨认.采用喇曼散射处理,可部分地克服这个问题,基于独特的振动模式,喇曼散射允许识别单个分子,然而,喇曼信号往往太弱,以致于对遥感应用是无用的.
  • [1] 梁晓峰杨泽后王顺艳陈涌陈春利李晓锋李晶周鼎富 . 基于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有毒有害气体遥测进展. 激光技术, 2021, 45(1): 53-60. doi: 10.7510/jgjs.issn.1001-3806.2021.01.010
    [2] 李迎旭译江德全校 . 激光安全手册(摘译)(2) 与激光有关的危险. 激光技术, 1984, 8(6): 55-59.
    [3] 龚志伟译封鸿渊校 . 具有高效率的高气压封闭式连续CO2激光器(摘译). 激光技术, 1983, 7(6): 39-44.
    [4] 张群星译封鸿渊校 . 采用外差探测和通断式调幅的连续波CO2激光测距机(摘译). 激光技术, 1984, 8(4): 43-50.
    [5] 方敬诚译封鸿渊校 . 战地激光器(摘译). 激光技术, 1984, 8(6): 13-17.
    [6] 栗兴良牛春晖马牧燕吕勇 . 单脉冲激光损伤CCD探测器的有限元仿真. 激光技术, 2016, 40(5): 730-733. doi: 10.7510/jgjs.issn.1001-3806.2016.05.023
    [7] 邹炳芳张寅超胡顺星 . 探测有机气溶胶荧光激光雷达的设计研究. 激光技术, 2008, 32(3): 287-289,292.
    [8] 张雄远译江德全校 . 激光安全手册(摘译)(1). 激光技术, 1984, 8(5): 65-70.
    [9] 谢富能译曹三松校 . 板状结构激光器(摘译). 激光技术, 1986, 10(4): 12-18,29.
    [10] 史永基 . 激光击穿光谱学—快速灵敏的技术用于探测有害物质. 激光技术, 1983, 7(4): 65-65.
    [11] 杨崇田摘译江德全编校 . 激光安全手册(摘译)(3)——激光防护标准. 激光技术, 1985, 9(1): 47-54.
    [12] 张贤义译巩马理校 . 硅光电探测器突破现有探测信息频率限制. 激光技术, 1994, 18(1): 49-49.
    [13] 赵永柱里佐威高淑琴任春年陆国会于英宁 . 光纤共振喇曼光谱法探测水中超痕量生物分子. 激光技术, 2004, 28(5): 491-493.
    [14] 陈天玉 . 探测毒气的激光探测器. 激光技术, 1982, 6(3): 12-12.
    [15] 江德全译张承铨校删 . 激光安全手册(摘译)(4)——激光辐射危害的控制. 激光技术, 1985, 9(2): 52-57.
    [16] 邹声荣译江德全校 . 激光安全手册(摘译)(5) 激光防护眼镜. 激光技术, 1985, 9(3): 52-60.
    [17] 青山译木林校 . 发射红光、绿光、兰光的He-Cd激光器(摘译). 激光技术, 1983, 7(6): 10-10.
    [18] 晴天 . CO2激光器在军事技术中的应用(摘译). 激光技术, 1984, 8(5): 1-8.
    [19] 刘建卿译刘松明校 . 对人眼安全的激光发射接收机(摘译). 激光技术, 1984, 8(1): 49-53.
    [20] 杨培根 . 高功率分子激光器. 激光技术, 1988, 12(1): 43-4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09
  • HTML全文浏览量:  517
  • PDF下载量:  17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1983-11-25

激光探测有毒分子(摘译)

摘要: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研究出一种用于探测大气中微量有毒分子的激光技术.在同步探测激光感应荧光的基础上,该技术使大有机分子的复杂混合物可以分解成组成它的成分.据研究人员Gerard Quigley宣称,在遥感探测环境中的致癌物及有毒化学物质方面,该技术将是有用的.因为大有机分子的荧光是宽带,且无相应特色,所以不同分子的光谱往往会重叠,以致几乎不可辨认.采用喇曼散射处理,可部分地克服这个问题,基于独特的振动模式,喇曼散射允许识别单个分子,然而,喇曼信号往往太弱,以致于对遥感应用是无用的.

English Abstract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